算下来,跟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打交道快四十年了,从八十年代跟着单位老领导去 “看新鲜消防器材”,到后来带公司届届参展,二十届展会走下来,手里攒的参展证、观展手册能装半个箱子,这消防展的好与差,咱心里门儿清。
可这回二十一届展会,真遗憾,因为其他安排第一次错过了现场。不过还好,现在科技发达,从现场直播、公众号、朋友圈里也算 “云参加”“云游” 了一把。但要说跟老朋友当面唠唠嗑、递根烟那种热乎劲儿,那是真没法补回来,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。
不过咱这 “云游” 也不是白忙活,看出俩有意思的事儿。一是 “一方搭台多方唱戏”,开展前一天,好多人就借着这展会的势头搞起了行业活动和民间交流,其中规模最大的就得数《CFIC2025 中国消防安全产业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消防行业品牌盛会》,光听这名字就知道阵仗不小,不乏行业里的大人物,要是能去现场听听,指定能淘到不少干货。二是 “白天热闹晚上也不消停”,白天展会和各种活动就够让人眼花缭乱了,到了晚上也没闲着。大的有中国消防协会办的盛大宴会,那场面相当隆重;小的像《西行的人生》《靠山屯闲话》《火事杂谈》这些圈子里新朋老友搞的激情派对,大家伙儿凑一块儿,喝着小酒,聊着火场上的事儿、行业里的新鲜事,那氛围想想都觉得热闹。
从网上的报道看,这回二十一届消防展可真是不一般。主题是 “科技赋能实战,助力产业发展,服务消防救援”,一听就特别对咱这行的路子。来自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多家单位都来参展参训了,有生产厂商、检验机构,还有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和消防救援力量,展览总面积超过 15 万平方米,你想想这规模,走一天都未必能逛完。各地的消防救援队伍和各种形式的消防组织也都组织来观摩,还有好多境外的观展嘉宾,带来的买家团数量也不少,这可是实打实的商机啊。
参展的技术产品更是覆盖了消防救援全产业链,全球最新的好东西都在这儿了。像建筑和林草防火的设备、火灾监测预警的系统、固定和移动灭火的装备,还有火场侦检和排烟、消防通信和照明、应急救援救助、勤务保障和安全防护的产品,以及智慧消防安全管理的技术,真是应有尽有。更让人高兴的是,咱们自主研发的消防救援无人机、消防机器人、新能源灭火药剂及装置这些创新成果也都亮了相,咱国产的东西越来越牛了,看着就提气。主办方还为 38 家研发单位研制的 51 项创新产品发了证书,这可是对咱们行业创新的肯定。
展会期间的活动也特别丰富,第三届建筑防火创新大会、第二届中国消防协会标准化大会都会开,还有新能源火灾防控、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创新与实战化应用这些专业论坛,都是咱行业里的关键话题,听一场就能长不少见识。更实在的是,还会搞多场模拟实战演练活动,咱能亲眼看看这些新设备、新技术在实战中到底好不好使,这可比光看参数表管用多了。
先唠观展的事儿。早年间揣着笔记本当观众,哪懂什么 “精准找设备” 啊?八十年代第一次去消防展,挤在人群里看手动报警按钮、老式灭火器,能揣回张产品参数表就觉得赚了 —— 毕竟那会儿优质消防设备少,见着新东西就稀罕。可越往后越怕 “瞎折腾”:有次逛展,标注的 “智能消防区” 混着传统消防水带、应急灯,要找的 “智慧烟感联动系统”,愣是在展厅里绕了俩小时才找着,等跟厂家技术人员聊上,人家都快闭馆了,想借套演示设备回去测试都没来得及。这几年才算舒坦,主办方提前半个月就发了电子观展指南,能按 “智能预警”“应急救援”“防火材料” 等细分品类筛展位,还能预约厂家技术对接时间。到了现场可以直奔目标展位,俩小时就可聊完二、三家核心供应商,还能领到《消防行业智能化趋势报告》,连最新的消防验收标准都在报告里标得清清楚楚,这才叫 “观展有效率”。咱老观众盼的真不复杂:分区得明明白白,别让拿着采购清单在传统器材区里找智能设备;信息得给足,展商的核心技术提前能查、现场能看演示;要是多搞点小范围的 “消防技术沙龙”“买家对接会”—— 比如专门针对 “高层建筑消防解决方案” 的小论坛,能跟厂家深聊技术细节,比啥花哨布置都强。
再换参展的身份说。第一次带团队参展,租了个九平米的小展位,拉了个横幅、做了个展板,摆上一些装备就完事儿,那会儿消防装备需求刚起来,凑个热闹也能接到几单小生意。可后来参展成本越来越高,展位费、搭建费一年比一年贵,要是来的都不对路,那才叫 “肉疼”。有个同行是做 “工业级消防应急照明系统” 的,目标客户是工厂、大型商超的采购负责人,结果来展位问的,有一半是问 “家用灭火器咋卖” 的散户,还有些是单纯来 “看热闹” 的游客,收集的客户信息里,能跟进的不到 5%,那届展完了,团队算了算账,连展位费都没赚回来。近些年的几届消防展这种情况倒是有了一些改观。咱老展商要的从不是 “人多”,是 “人准”:主办方得帮大家筛好门槛,别让家用散户占着展位资源,多引专业采购、消防工程公司、应急管理部门的人来;现场给点实在支持,稳定的网络不能少、好用的客户登记系统;要是能在展后给份复盘数据,比如哪些观众对咱的产品感兴趣、关注的点在哪,比啥都强。
这么多年下来,对消防展主办方,还有些更具体的 “实在期待”,都是从实际需求里磨出来的:
盼能多设 “实操体验区”:消防设备不是看参数就行,比如新的消防水带怎么快速展开、智能报警系统怎么联动调试,要是能划块区域让观众亲手试、厂家现场教,比光听讲解管用多了 —— 尤其对刚入行的消防工程人员,这种体验能记一辈子。
盼能整合 “政策解读资源”:消防行业最吃政策,新的《建筑防火规范》《消防产品认证标准》一出来,大家都想第一时间吃透。要是主办方能邀请应急管理部门的专家,在展期搞几场 “政策解读会”,甚至设个咨询台接受一对一提问,不用大家再到处找资料、托关系问,能省太多事。
盼能优化 “展期服务细节”:比如专业观众的 “快速通道” 别光看证件,能不能提前线上登记、现场刷码就进,别让大家跟散户挤安检;展商的展位用电、网络,提前一点就该排查好,别等开展了设备调试到一半断网断电,耽误跟客户对接;还有休息区,能不能多放几台充电插座,咱跑展时手机、笔记本都得时刻在线,找个充电的地儿太难了。当然这些要求,有的已经得到一些解决,还希望更加优化和提高。
盼能建立 “长期对接机制”:展会就那几天,有些客户可能没聊透、有些需求得后续跟进。要是主办方能建个 “展商 - 观众对接群”,展后半年内还能偶尔推送精准需求(比如某物业要做消防改造,推给对应的设备厂家),而不是展一结束就断了联系,这才算把 “资源对接” 做透了。
其实不管是十年还是四十年,大家对主办方的核心期待就俩字:“走心”。别搞虚头巴脑的一些仪式,不如把钱花在实操体验区、政策咨询台上;别只在展前发宣传,展后多听听老炮儿的吐槽和建议,比如上次提的 “充电插座少”,下次能补上,就比说多少漂亮话都强。有次展会结束,主办方听取了大家“提前公示展商核心产品”的建议,下一届还真改了 —— 这种 “被重视” 的感觉,才让大家愿意一年年接着来。
对了,这届展览还有两天半,有时间的朋友可得抓紧了。想去看新鲜设备、学新技术的,赶紧去展厅里好好逛;想跟老朋友叙叙旧、聊聊天的,也别错过这机会,毕竟二年也就这么一回大聚会;还有想拓展业务、找合作机会的,更得抓住这最后的时间,多跟展商、观众聊聊,指不定就能谈成一笔好生意。
说到底,这么多年跟中国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打交道,图的就是个 “值”—— 观众能高效找对设备、学懂新规、练好实操,展商能踏实接订单、拓渠道、摸准需求。主办方把这些细节落到实处,这消防展才能越办越专业,咱这些消防行业的老伙计,也才能一直陪着走下去。
